国家精准农业研究示范基地是由国家发改委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投资,由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承担建设的农业高技术科研基地。该基地位于昌平区小汤山镇和兴寿镇,占地面积2280亩,用于精准农业、农业物联网、农业智能装备、农业新品种选育等农业高新技术的科学研究、产品中试、示范展示、培训交流。
该基地经过20年的建设发展,已成为世界一流、国内有重大影响的大型农业科研基地和支撑引领现代农业发展的国家农业高新科技创新平台。我院依托该基地,开展了50多项国家和省部级重大科研项目,取得了具有世界水平的20多项重大科研成果,并在北京和全国近30个省市推广应用。
基础条件
大田精准实验示范区1300亩,配套农机设备涵盖耕、种、管、收等主要作业环节,用于开展肥、水设计处理,农机导航和精准播种施肥等实验示范工作。
设施精准实验示范区16栋,配套温室环境智能监控与管理系统,移动式温室精准施肥系统、施药系统,温室娃娃,植保机等系统及装备,用于开展温室病虫害监测预警、温室水肥调控,温室环境调控实验示范工作。
果园精准实验示范区40亩,配套节水灌溉信息采集与控制系统,墒情监测系统,滴灌系统,虫情监测设备,果树对靶喷药机等系统及设备,用于开展精准自动化灌溉、果园虫情监测、果园对靶精准施药等实验示范工作。
基地建有5000多平米的智能装备实验楼,包括:电磁兼容实验室、环境可靠性实验室、农业航空施药空气动力学实验室、智能农机实验室等。
其他科研配套设施,包括:2000多平米农机库、蒸渗系统、植物工厂等。
电磁兼容实验室
环境可靠性实验室
农业航空施药空气动力学实验室
智能农机实验室
科研支撑
基地支撑着农业航空应用技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农机北斗导航与智能测控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农业物联网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农业农村部农业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农业信息软硬件产品质量检测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农业定量遥感与机理重点实验室等重要科研平台的研发工作。建有中英智慧农业北京市国际科技合作基地、蔬菜无人农场、全国土壤墒情设备测试平台等实验示范区。
开展国际大型联合实验
蔬菜无人农场实验
全国土壤墒情设备测试
科技服务
基地集科研、示范、培训、展示功能于一体,成为我国精准农业智能装备技术研究应用成果对外交流的载体。基地2008年由北京市科委授予北京市科普基地,2010年入选全国科普教育基地,2014 年评为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与集成示范基地,2020年评为国家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已经成为国内外展示智慧农业技术与应用模式的重要窗口。开发系列科普线路、科普课程、数字科普创意作品、互动展品,作为20多所高校的学生实习基地,长期开展现场教学活动。 基地每年接待来自国内外人员6000余人,为政府部门咨询决策提供支撑,为国内培养智慧农业专业技术高层次人才搭建平台,为我国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一个示范以及合作交流的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