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6-17日,由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信息技术研究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南京农业大学、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等单位联合主办的“2025年度智慧麦作技术现场观摩交流会”在河南省新乡市获嘉县召开,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赵春江研究员,全国政协常委、教科卫体委员会副主任、民盟中央副主席、南京农业大学曹卫星教授,南京农业大学副校长朱艳教授,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卫文星研究员,河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郑乃福研究员,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信息技术研究中心杨贵军研究员及河南农业大学、河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新乡市农业农村局、获嘉县农业农村局相关专家和领导出席现场会。获嘉县委书记赵明俊同志致欢迎辞。“粮食生产大数据平台研发与应用”、“大田作物生长模型与智能决策技术研发”和“大田环境作物信息传感器与表型平台创制”三个项目共100余名科研人员参加本次会议。
在观摩会现场,项目首席科学家杨贵军研究员接受了河南电视台、河南日报和获嘉融媒体的联合采访,指出本次现场观摩会的核心目标是展示国家级科研项目成果的落地示范应用,特别是利用大数据挖掘及智能决策技术,实现智能感知、精准决策、全程管控及综合评估,支撑粮食生产全程高效精准管理,为粮食生产插上科技的翅膀,提升资源高效利用和保障高产稳产目标,打造粮食生产新质生产力。
在大田作业展示现场,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李娴研究员向各位专家展示了全国小麦主产区遥感监测预测、三大主粮作物生产风险评估数据产品、冬小麦精确播种算法、冬小麦产量预测算法、冬小麦无人机智能施肥系统、作物灌溉智能决策系统、水肥药多机协同作业调度系统和小麦生产多模态知识图谱等技术展板;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信息技术研究中心徐波高级工程师团队演示了无人机巡田、诊断、处方和作业执行全流程自动化技术体系。
在中原农谷(获嘉)数智中心展厅,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信息技术研究中心杨小冬研究员演示了全国粮食生产综合智能化大数据平台,该平台是通过集成数据治理、知识图谱和智能算法等最新技术,构建了面向粮食生产全程的智慧决策管理平台,并以河南省获嘉县示范基地为案例,展示了数据管理中台,算法管理中台和农场生产典型应用场景,系统数据完备,算法先进,场景丰富,有效支撑了项目成果在粮食主产省进行示范应用。项目组技术团队还与当地10名种植大户对本次观摩会所展示的小麦生产管理决策关键技术进行了面对面访谈,种植大户对项目成果表示非常认可,一致认为现场所展示的智慧麦作技术应加快推广进度,为农户提供更稳定、可靠的技术支撑和快速、准确的生产服务。
现场观摩后,专家组对项目现场展示的智慧麦作技术进行了点评和交流,认为项目实施成效显著,关键技术、智能装备和平台系统取得突破,辐射意义重大,对黄淮海小麦主产区智慧农业发展具有示范引领作用。并建议项目团队紧密贴合生产实际,攻克农机作业与处方农艺适配难题;通过现场会等形式精准把握农民和新型经营主体需求;利用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提升作物生产能力,构建高质量数据集并优化模型适应性;完善技术体系、构建应用模式,依托农技推广体系并探索产业化服务模式。此外,会后还与获嘉县政府达成合作共建智慧农业与智能装备示范基地、无人化粮食生产智慧农场等合作意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