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中心新闻
信息与装备中心承担的“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三个项目启动会顺利召开

2025年4月3日,由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智能装备技术研究中心承担的“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戈壁沙漠设施园艺工厂化生产技术装备与系统创制应用”、“设施园艺土壤主要害虫和土传病害动态监测及土壤消毒智能技术装备创制与应用”,由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信息技术研究中心承担的“面向露地蔬菜无人化作业场景的人-机械-环境-农艺智能交互大模型研究与应用”三个项目在北京召开启动会。项目主管单位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胡小鹿项目主管、刘雨彤项目专员、项目推荐单位北京市农业农村科技发展中心刘佳副主任、北京市农业农村局科技处涂皎主任科员、项目单位主管部门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杨国航副院长、科研处陈振华科长参加了会议,项目成立了三个项目的咨询专家委员会,邀请了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赵春江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都市农业研究所杨其长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王儒敬研究员、北京大学宋令阳教授、农业农村部规划设计研究院齐飞研究员、中国蔬菜协会徐振兴研究员、北京市农业机械试验鉴定推广站赵景文正高级农艺师、全国农技中心农药与药械处张帅研究员作为咨询专家参加会议。项目启动会由信息中心吴华瑞副主任主持。 

戈壁沙漠设施园艺工厂化生产技术装备与系统创制应用”项目负责人魏晓明研究员首先进行项目汇报。项目针对戈壁沙漠地区现有温室设施匹配性差、沙尘易沉积、能量调蓄能力弱,栽培基质用量大成本高,微咸水处理难度大、水肥利用效率低,模型算法与智慧管控平台缺失等核心问题,在设施结构、除尘装备、无土栽培技术、水肥高效利用装备、智慧管控平台等方面开展技术突破、装备研发与平台创建,在戈壁沙漠典型区域开展设施园艺工厂化生产技术模式集成与示范,以期提升非耕地设施园艺资源利用效率与单产水平。

图片 2.png

“设施园艺土壤主要害虫和土传病害动态监测及土壤消毒智能技术装备创制与应用”项目负责人翟长远研究员进行项目汇报。项目针对设施园艺土壤主要害虫和土传病害监测预警诊断分级技术以及土壤消毒智能作业装备缺乏,导致连作障碍等问题,重点攻关土壤害虫和土传病害持续动态监测与诊断技术,开发智慧化决策管控平台,创制化学及物理土壤消毒智能化作业装备,创建土壤害虫和土传病害“动态监测+网络化预警+智能决策+精准作业”应用模式,并在主产区开展示范应用,助力设施蔬菜、瓜果和花卉产业高质量发展。

图片 3.png

面向露地蔬菜无人化作业场景的人-机械-环境-农艺智能交互大模型研究与应用”项目负责人熊亚研究员进行项目汇报。项目针对露地蔬菜生产中的劳动力短缺、作业环节协同性差、智能化管理不足以及作业场景复杂、机具适配难度大等问题,重点研究露地蔬菜生产中“人-机械-环境-农艺”多因子智能交互与控制的关键技术,研究大数据分析优化作业参数的科学方法,提升全程无人化作业的一致性和精准性,通过构建露地蔬菜生产的智能化感知与控制系统、无人农机协同控制模型以及多模态数据融合的精量决策平台,实现露地蔬菜从种植到收获的全程无人化作业,并进行示范应用。

图片 4.png

在听取了三个项目实施方案汇报后,项目咨询专家组分别进行了点评和指导。专家组组长赵春江院士最后做了点评指导,要求项目注重凝练研究亮点和成果,技术性能指标重点考虑增量性创新,经费支出进度要合理合规。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智能装备技术研究中心、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信息技术研究中心、新疆东鲁水控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中国农业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等27家项目参加单位相关研究人员150余人参加了项目启动会。